济宁玉如意服饰logo

20年专注中高档工作服定做

  • 地址: 济宁运河路秀水城南500米路东 13305373779
  • 网站地图
  • 你在这里: 首页 » 常见问题 » 中国服装简史

    中国服装简史

    本站原创:职业装定制 网责任编辑:网络部作者:金宝1,271 浏览

    我国服装历史悠久,款式面料绚丽多彩,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珍品之一。根据史料和出土文物,真正意义上的服装产生距今至少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了。但从距今已有十万余年的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中发现有比较精细的骨针实物,完全可以合乎情理地认为那时已有了缝纫。

    于是,服装的历史又可追溯到十多万年前。在我国甘肃新店出土的一个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上,出现了当时人穿的服装式样——类似长袍束腰带。一般来说,如同其他任何事物的诞生一样,服装的产生也是从无到有、由简单到繁杂的不断完善与精细的过程。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通常是经历古猿人的树叶兽皮御寒、蔽体遮身阶段,然后是早期的氏族公社时期用骨针简单缝纫,初具服装轮廓,最后到了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繁荣的氏族社会中,河姆渡人和大汶口人都已广泛开始种麻、养蚕,男耕女织的纺织、缝纫初兴,衣裳初步形成。比较原始的服装是无袖、无领、无裤、无袋的裙衣式。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以及纺织品和手工艺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步形成各有特色的各个朝代的服装。出现了开始讲究的商代服装、服饰齐全的战国服装、分类定名的汉代服装、工艺精湛的唐代服装、品目繁多的宋元服装、等级严明的明清服装、品种齐全且绚丽多彩的现代服装等。

    商代服装从面料上看,已有组织、穿线(穿丝)、提线(提花)等图案,并有织帛、制裘、缝纫的甲骨文记载。奴隶主贵族的服装上有花纹、装饰、镶边,衣服有袖、有襟、有束腰带,而且在领口、袖口、下摆、衣带上已有菱形等复杂花纹的装饰。随着纺织、缝纫等手工业逐步发展,春秋后期,人们已开始使用铁针缝制衣服,战国时,服装已发展到衣着齐全,有冠、带、衣、履四种大类服饰,故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亦即人从头到脚都穿戴上了纺织品。当时的时兴款式为长、大、宽,即王侯贵族都穿长大袖、大下摆直到拖地的长袍,武将们也穿上了铠甲服,普通平民百姓的穿着虽然简陋,但也较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纺织业和刺绣业的空前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汉代服装的发展,开始从质朴发展到华丽,各种服装面料名称已基本齐全。当时,贵族们“衣必锦绣,锦必珠玉”的奢侈风气甚为浓厚。

    汉代,由于养蚕、织帛、缝衣等手工业十分发达,已开始使用提花机织制衣料。从西汉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丝织品的锦、绣、绢、纱等衣料非常精细,不但可以织制出薄如蝉翼、重量不足50g的禅衣,而且贵族还把金缕玉衣等高级服装作为殉葬品。宫廷中还专门设立“服官”,负责制造衮龙纹绣等礼服。中上等人家的服装也较考究,如《孔雀东南飞》中所说:“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那时,一般的服装也有了固定的名称,如袍、衫、襦、裙等。当时的妇女喜欢穿长裙,而上襦则逐渐变短,配之以梳妆好的高髻,更加突出了妇女的苗条和美丽。现在朝鲜族妇女穿的裙子便是汉代服装流传下来的一种款式。

    唐代是我国封建统治最兴盛的时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都很发达。同时,与外国艺术的交流极为频繁。因此,唐代是我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高峰,中式服装在唐代日趋完善,于是唐装就成为中式服装的别称。唐代服装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工艺精湛,尤其是宫廷服饰更为考究,有朝服、公服(官吏服)、章服(有服饰等级标志的官服)、皇后服等。盛唐时期安乐公主的一条裙子,采用百鸟羽毛织成,色彩各异,裙饰百鸟飞翔图,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正、反、昼、夜看去,光彩各异,华贵绚丽,充分显示了我国唐代服装的高超技艺。唐代服装成为我国服装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

    宋代服装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丝织纹样发展更为迅速,仅绵的品种就多达一百余种。当时的女装很讲究衣边上的装饰和刺绣花纹,类别众多,分为公服、礼服和常服三种。所谓公服是指有公职使命的妇女穿着的服装,上至皇后、贵妃,下至各级命妇。而礼服则是一般人穿着的服装,款式较庄重,常为节日和遇大事时所穿。它又可分为吉服和凶服(丧服)两种。常服就是平常的服装,品种繁多,适用的范围也较广泛,没有统一规定的款式,常因人而异,自由变化。

    元代服装的主要特点是服饰名目繁多而细。如男服有深衣、袄子、罗衫、毡衫等;女服名目不仅多,而且还有南北之分,如南有霞帔、大衣、长裙、背子、袄子,北有团衫、大击腰、长袄儿、鹤袖袄儿、裤裙等。明代服装恢复了汉代、唐代、宋代的式样。当时妇女普遍穿着长衫百褶裙,腰系宽带,半宽袖,开始使用扣子。出现了僧、道服装,其式样与现代的僧、道服饰基本相似,只是在色泽上有所区别,一般僧主穿枣红袍白边,僧仆穿黑袍白边,而道穿蓝袍白边留发。

    清代服装有两个最大特点:一是完全用纽扣代替了带子;二是服装等级严明。按照冠服制度的规定,皇帝服用端罩、朝服、龙袍、常服褂、行褂等;戎服用胄甲;皇后服用朝褂、朝袍、龙袍、龙褂、朝裙等;皇子、亲王、贝勒和妃、嫔、福晋等皇亲国戚的服饰均各不相同;群臣服用端罩、补服、朝服、蟒袍等也显示着等级。而且在袍服上的“补子”,以中间的飞禽走兽图案来划分严明的等级,通常是文官服绣飞禽,武官服绣走兽,使人一目了然。士兵穿对襟小袄、绒扣,前后身有圆谱子,中间有“勇”或“兵”字。在上袄的外面穿有四方开衩的长褂。而庶民改穿长袍、短褂、氅衣、马褂、旗袍等。同时,背心、坎肩、短袄、钗裙广为流行。

    现代服装是指从清末的鸦片战争开始到现在的服装。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由于社会变革大,因此服装的变化也大,主要特点是向短装发展。清代传统服装逐渐没落,现代中式服装逐步兴起,同时,西式服装也开始在中国出现,形成了中、西式服装相应并列的局面。在这一时期中,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这一阶段清代服装仍占主要地位,但自1911年帝制被推翻,西式服装和现代化的中式服装逐步兴起。

    第二个阶段是自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现代化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同时并列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这一阶段随着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后,服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创造并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服装式样,人们的服饰焕然一新,形成了中国服装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虽然传统的中式服装已从主要服装式样退居到了次要的和点缀的地位,但是我国民族固有的服装形式,仍一直流行不衰,如特点显著的便服、单褂、夹袄、棉袄等。其中便服上衣可以缝制得十分得体,穿起来既方便又舒适。

    中式裤子可以两面穿,不会集中磨损膝部和臀部,作为内衣或外套,清洗十分方便。妇女穿的旗袍,不仅可以突出女性的姿态美,而且对衣料又绝无苛求,即便是土布,也可同样取得美观、大方、朴素、文静、典雅的效果。这些都是西式服装所不及的。

    总之,中国服装的式样并非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明确、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当然,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对服装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作为具有较高工艺性的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服装,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精神面貌,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因此,服装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点击联系我们


    济宁玉如意Tel电话

    相关标签:,

    您可能还对这些感兴趣

    文章排行

    您刚刚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