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明清官员工作服上的绣花—补子
明清时期官服前胸和后背缀有用金线和彩丝绣制的各种禽兽图案的方块纹样,这就是“补子”,又称“官补”或“背胸”,简称“补”。不同等级官员的补子的图案不同,而文官和武将的补子又不同。文官的补子的图案用飞禽,武将的补子的图案用猛兽。官服上的补子,是识别官员等级的一种标识。补子随官职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因此,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今,它已成了一种珍贵的文物藏品。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明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以巩固其统治地位,并下诏书禁止穿胡服、姓胡姓、讲胡语。服制仍沿袭唐、宋之制,变化不大,但在品官服饰上更加注重等级标志。在颁布官服制度中,不同等级从头至脚都有所区别,使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在服饰上的表现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补子图案公、侯、驸马、伯绣麒麟、白泽;文官绣禽,以示文明,其中,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插图],八品黄鹂,九品鹌鹑,如图19所示;武官绣兽,以示威猛,其中,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绣练鹊;风宪官绣獬豸。从此,代表官位的补子制度正式出台,并沿用到清朝灭亡。
明代的文武官员,在朝奏事及待班、谢恩以及每天升堂处理事务时,都要穿盘领式的袍服,即“工作服”。规定文官的袍服身长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武官的袍服身长离地五寸,袖窿七寸,袖口仅出拳。公服的颜色和面料,一品至四品服色为绯色(红色),五品至七品为青色,八品至九品以及未入流的杂职官均为绿色。
清朝承袭明朝补子制度,在外褂上加饰表示官职差别的补子。外褂的服式短于袍,长于马褂,圆领,对襟,长袖,平袖口,以扣襟系结。为了便于行走、闲坐、请安,在补服的前后左右两侧缝自胯而下开长衩。与明代相比,清代补子仍是以鸟、兽作为图案内容,但形状有方、有圆,皇子、亲王、贝勒、贝子等皇亲可用圆形补子,其他品官只能用方形补子。补子的尺寸也相对较小,方补大约为30cm。补子左右前后成对,但前片一般是对开的,后片则一整片,主要原因是清代补服为外褂,形制是对襟的原因。色彩和纹样大多为彩色,底色很深,有绀色、黑色及深红色等。各种品级补子全都只缀绣单个鸟、兽,四周全部饰有花边。
相关标签:服装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