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清宫戏里的黄马褂
在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中黄马褂有保护的作用,除了皇上谁也不能打,在康熙微服私访和武训传等电影也有赏穿黄马褂的记载。那么马褂是怎么由来的呢?
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对襟、平袖端、盘扣、身长至腰、前襟缀扣襻五枚的短衣,本为满族人骑马时穿的服装,故名马褂。马褂在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
直到康熙和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都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1912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服制案》中将长袍马褂列为男子常礼服之一。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服制条例》正式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凡出入重大的社交场合,均需穿马褂。清朝覆灭之后,冠服制多有废除,唯马褂得以保存。20世纪40年代之后,由于中山装的流行,马褂日渐衰落而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偶尔还有人穿着马褂出入于社交场合。
马褂是有袖上衣,不同于无袖的马甲。样式多为圆领,对襟、琵琶襟、大襟、人字襟;有长袖、短袖、大袖、窄袖,均为平袖口,不作马蹄式。其中对襟马褂又称得胜褂,乾隆年间,傅文忠领兵征全川穿此服,得胜而归,人皆称得胜褂,因而也常用作礼服。
它的衣长不过腰,下摆左右开衩,衣袖长及腕部,短至肘间。领、袖之边多有镶滚,随着流行款式的起伏和审美观的更替,其边有时尚宽,有时尚狭。从整体来看,清中期尚宽,而两头尚狭。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称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多作为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平袖及肘,衣长及腰,四面开衩,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一般作常服穿用。民国初年被定为男子礼服的马褂,其制为对襟,褂长及腹,袖长至肘,左右及后下端开衩,以天然纤维面料制作,黑色,五粒纽扣。
黄马褂是清朝官吏的一种制服,当时官员的制服很多比如有礼服、常服、行服、雨服四种。具体的样式在著名的著作《清会典图》中都有详细的说明和记载。行服一般是行军和旅行时候的服装,主要是骑马的时候穿。这种马褂的特点是衣短、袖子也短,方便骑马和射箭。
清朝时代皇帝出门有很多的内务府大臣和侍卫随从跟随。这些人全部穿行褂,帽子戴孔雀翎,还要佩戴刀。但是最靠近皇帝的侍卫是不能带刀的。他们所穿的行褂就是明黄色的绸缎或者纱做成的没有花纹和彩绣的黄马褂
清朝时候对于衣服颜色有着严格的规定,当时帝王专用的颜色就是明黄。一般贵族可以用金黄色,平民则只能用杏黄色。黄马褂作为天子侍卫的服装,所以用明黄色。但是侍卫如果职务被解除,那么就不能再穿黄马褂,这也被称为职任褂子,满洲话称为秃山褂子。这个跟赏穿黄马褂的褂子的意义不同。
赏穿黄马褂一般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打猎校射的时候,皇帝赏的奖品。另一种情况是真正的赏穿黄马褂,就是奖赏给有功的高级武将或者统领兵马的文官。在咸丰皇帝以前,每年秋天都要到木兰打猎二十天,打到鹿或者其他珍稀猎物的献给皇帝,会赏给黄马褂。不过这种皇室行围用的黄马褂只能打猎的时候穿,平时是不允许穿的。打猎期间还有射箭比赛,满汉文武官员都能参加,射中五箭或以上的会获得奖赏,可能会得到黄马褂。
第二种情况的黄马褂则是随时可以穿,主要是武功的臣子获得皇帝的奖赏。不过这种黄马褂在咸丰皇帝之后才盛行。对于有功的武将奖赏还包括加封“巴图鲁”勇号、“赏戴花翎”、“赏穿黄马褂”、世袭等。
相关标签:服装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