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装的标志–中山装
中山装是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男用套装,是中国现代服装中的一个大类品种,如图所示。这是辛亥革命后流行起来的服装,因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做临时大总统时穿用而流行于世,故此得名。
它具有造型简约、穿着简便、舒适挺括、严肃庄重的特点。在民国18年(1929年)曾规定特、简、荐、委四级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的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也都经常穿着中山装出席各种活动。尤其是毛泽东主席对中山装十分欣赏,他一直坚持穿中山装直至逝世。由于革命领袖大多都穿中山装,于是中山装在社会上流行非常广泛,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中国男装一款标志性的服装。
关于中山装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有资料称: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期间,请上海亨利服装店将其由日本带回的一套日本陆军士官服改成便服自己穿用,要求店主王财荣以此装为基样,并按他的想法,专门设计一件服装,其要求是按中国传统把该服装的领子改成直翻领,以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胸腹前各做两大两小有袋盖的四只贴袋,两只小贴袋盖做成倒山形笔架式,称为笔架盖,意指革命要重用知识分子。这一款式成样后,经孙中山先生试穿,果然合适而又美观。孙先生十分欣慰,遂又要求店主将原来的七粒扣改为五粒,意思是代表当时的五权宪法。因为该款式是由孙中山先生自己设计的,故店员便称这一款式为“中山装”,并一直流传到现在。
由于孙中山先生在海内外声望很高,这种服式便迅速流传至全国各地,而且在海外华侨中也广为流传,成为代表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的“国服”。另有资料称:1923年孙中山任广东大元帅所穿的第一件中山装,是以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为基样蓝本,由1902年就追随孙先生的老裁缝黄隆生设计并制作而成。而1929年5月出版的《北洋画报》则称:“昔先总理在粤就大元帅职后,一日,拟检阅军队,欲服元帅装,则嫌其过于隆重不适于时,西服亦无当意者,正检阅行筐中,得旧日在大不列颠时所御猎服,颇觉其适宜,于是服之出,其后百官乃仿而制之,称之曰中山装,至今式样已略有变更,非复先总理初时所服者矣。”
最初款式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有节,上下口袋都有“襻裥”。后来又经过不断的改进,逐渐演变成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门襟正中钉有5粒明扣,后背整块无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孙先生在设计时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含义,如依据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而确定上衣前襟设有4只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袋盖中间弧形尖出,左上袋盖右线迹处留有3cm的插笔口,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边缘悬出1.5~2cm),前襟为5粒纽扣,袖口还必须钉有3粒纽扣,袖口可开衩钉扣,也可开假衩钉装饰扣或不开衩不钉扣。裤子有3只口袋(两个侧裤袋和一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很显然,中山装的形成在西装的基本形式上又糅合了中国传统意识,整体轮廓呈垫肩收腰,均衡对称,穿着稳重大方。
中山装做工精细考究,领角要做成窝势,后过肩不应涌起,袖子同西装袖一样,要求前圆后登,前胸处要有胖势,4只口袋要做得平服,丝缕要直。在工艺上可分为精做和简做两种:前者有夹里和衬垫,一般用于礼服和裤子配套穿用;后者不加衬料,适用于日常作便服穿用。中山装的优点主要是造型均衡对称,外形美观大方,穿着高雅端庄,活动方便,行动自如,保暖护身,既可作礼服,又可作便服;其缺点是领口紧、卡脖子等。中山装的色彩很丰富,除常见的蓝色、灰色外,还有驼色、黑色、白色、灰绿色、米黄色等。一般来说,在南方地区人们偏爱浅色,而在北方地区人们则偏爱深色。在不同场合穿用,对其颜色的选择也不一样,作礼服用的中山装,色彩要庄重沉稳;而作便装穿用时,色彩可以鲜明活泼些。
中山装的面料选用也有所不同,作为礼服使用的中山装面料,要求挺括,棱角分明,多为平素色,宜选用纯毛华达呢(包括缎背、单面等)、驼丝锦、凡立丁、派力司、毛涤纶、凉爽呢、板丝呢、啥味呢、麦尔登、海军呢等,这些面料的特点是质地厚实,手感丰满,呢面平滑,光泽柔和,与中山装的款式风格相得益彰,使服装更显得沉稳庄重;而作为便服使用的中山装面料,选择可相对灵活些,可用棉卡其、华达呢、士林灰布、士林蓝布、凡拉明蓝布、各色斜纹哔叽、苎麻的确良、苎麻棉混纺平布、亚麻粗布、化纤织物以及混纺毛织物。与中山装配套的裤子,一般采用同料同色的西式裤。
相关标签:中国服装